

狛犬何辜?
動漫「銀魂」裡的萌「狛犬」定春,是個兼具吉祥物與守護犬的可愛角色,而在北投逸仙國小校門口也有一對日治時期北投神社遺留下來的「狛犬」,因緣際會成為小朋友的守護象徵,亟具在地文化教育傳承意義,可惜日前遭人惡意破壞,引起北投人公憤。...


消失的珠海、志仁、育英
北投地區的高職,目前僅剩惇敘工商,十信工商早已轉型成高中,由於少子化與大學普及因素,職校缺生退場狀況日增,台灣出生人數自1983年38萬人減至2013年20萬人,高職總數從1990年216所減至2013年155所,往日百校爭鳴熱況不再。...


神秘的振興復健中心
如果問起台灣35歲以上的小兒麻痺身障者,他們大概都對「振興」有印象,這間位在石牌榮總旁,由蔣宋美齡創設的醫療院所,最早僅是免費收身障孩童的振興育幼院,後擴大為振興復健中心,及至小兒麻痺絕跡後,遂轉型為現在的振興醫院。 今振興醫院,右上為早期「振興復健中心」入口景象。...


墓仔埔也敢去
北投山間曾存在八處以上的市屬公墓,近年由於水土保持與地少價增因素,政府積極推動遷葬入塔,幾處與民宅相鄰的墓園,也都陸續公園化提供民眾休憩用。馬階護校旁原有第二公墓,桃源國小旁有第四公墓,貴子坑下的則稱第三公墓。 最接近第三公墓的是外交部宿舍,其左側最後一排房舍近距面對墓園,...


嗄嘮別陶瓷蹤跡
貴子坑旁的磁磚作品-戲綵娛親,以六個3吋6白磁磚組合而成。 「嗄嘮別(註1)」的稻香、豐年、桃源、一德等里的中央北路一帶,早期陶窯場煙囪林立,從貴子坑下的大南客運停車場往下走,在古稱「石頭厝」的稻香路/石仙路間,早期存在不少類似石膏藝品的工廠,它們會把下腳料丟在門前,這便成...


北投陶瓷記憶
「北投燃土炭,鶯歌燒碗盤,大溪滷豆乾,三峽出鱸鰻。」─ 台語俗諺 「東海岸西海岸,北投紗帽山,鶯歌出土炭,草山出溫泉。」─ 黃克林『倒退嚕』歌詞 這兩則民間文學作品,不約而同的點出昔日北投與鶯歌所獨具之陶瓷特色。北投陶瓷在禁燃生煤與貴子坑禁採後,陶瓷重鎮地位逐漸轉移至鶯歌。...


會冒煙的路
說到北投可能沒有幾樣著名的特產,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有景色倒是不少,其中一個就是會冒煙的光明路。光明路為甚麼會冒煙?難道是因為一年挖了不下十次,根本變成(交通)黑暗路,因為天天都在重鋪柏油而冒煙,還是感受到居民的怒氣而七竅生煙呢?...


那些年,我們一起度過的颱風夜
『中央氣象局在二十九日下午三時發布中度颱風薇拉的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中心位置位於台北東方約640公里之海面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向西進行, 請大家嚴加戒備,做好防颱準備…』 不知是不是氣候異常的關係,今年來到台灣的颱風,幾乎都被CNN報導成超級颱風。不過說到北投人對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