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復興基地:北投有個中國電影製片廠(二)
攝影棚A:中製廠攝製基地,啟用後首開拍《揚子江風雲》
自1968年春天起,中製廠大興土木,修築全新的大型攝影棚,竣工後俗稱為中製「A棚」,原有的小棚則稱「B棚」;A棚在夏天落成之際,首先搭建的第一堂佈景,便是片中的「醉月樓」場面。李麗華在拍畢邵氏的《盜劍》(岳楓導演,即《臥虎藏龍》的故事)後,便轉赴台灣,堂皇步入北投復興崗的中製廠,扮起巾幗英雄卓寡婦,與楊群、柯俊雄、歐威、崔福生、孫越等眾家男星皆有精采的對手戲。李翰祥在拍攝期間,也維持他由邵氏到國聯,一貫的導戲習慣,專心致志,竭力要求美術部門盡善盡美。其實,說中製的A棚是「大棚」,倒也沒那麼的「大」。更多時候,李大導演調度空間的本事還真是發揮到了極限;片中諸多內景接外景、外景接實景、實景再接搭景的轉折,在電影成品裡看起來全然無縫接軌,渾然天成。
攝影棚C:中製廠最大影棚,保有完整貓道
1981年興建的C棚,是廠內面積最大的攝影棚,位於廠區牆邊且有獨立對外出口,所以常常出借給外面的電影公司劇組拍攝,是周遭社區居民對片廠常有的印象。難能可貴的是,C棚與A棚皆保有大型攝影棚才有機會看見的「貓道」─名稱來自工作人員必須如貓般敏捷行走於高處樑柱上,懸掛影棚演戲所需的燈具。但因C棚年代不是最久,已被認定不具保存價值,故計畫拆除。挑高大空間給予無限想像,若經妥善規劃或許潛力無限。
錄音室:廠區最早建物,歷史建築仍岌岌可危
落成於1960年,2017年與A棚並列「歷史建築」,立面有極具特色之洞洞窗,1969年演員李麗華與孫越即在此處為電影《揚子江風雲》配音。通常影片拍攝完畢後,都會送到錄音室負責劇情對白、旁白,並加入所需音樂與效果聲。1992年增設電視部,數量達60多集的反共電視劇《寒流》亦在此製作。這棟建物深具電影文化的歷史意涵,但由於文資認定為「歷史建築」而非「古蹟」,若被破壞或未依規定維護並無任何罰則,一夜之間夷為平地的可能也會存在。 (全文刊載於國家電影中心-國影本事第五期 下載PDF )
上:中製廠1969年作品「揚子江風雲」劇照,本片獲得該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楊群)、女主角(李麗華)、男配角(孫越)、及最佳劇情片。左下:1971年作品「緹縈」劇照,中製廠在攝影棚與周遭空地上,搭設出古裝片「緹縈」故事中的巨大連通場景,其場面調度、剪接手段、場景服裝考究等皆令人嘆為觀止。右下:「緹縈」電影中,女主角甄妮(飾演緹縈)血跪攔轎畫面賺人熱淚,甄妮更因此勇奪得該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照片來源:國家電影中心)
左:攝影棚A,右:錄音室(洞洞壁),此兩處被認定為「歷史建築」。
2017年三立連續劇「我的愛情不平凡」,以中製廠攝影棚A與錄音室間空地為拍攝場景。(照片來源:三立電視)
攝影棚C現況(正面)。
2009年的攝影棚C(側面),此棚緊貼新興路,當地人最為熟悉。
攝影棚內頂上繁複的貓道。
1969年攝於中製廠錄音室,李麗華與孫越一起為「揚子江風雲」配音。(照片來源:麥田出版-如歌年少‧孫越,國家電影中心) 更多北投電影故事→